top of page
YY_獨遊12.jpg

現代水墨畫的肌理實驗與實踐   

香港現代水墨畫會會長 - 陳成球

中國古代文人畫講究「筆」、「墨」之法;在日新月異的今天,我們要創新,求進步,已不應拘泥於狹義的「師承論」,固步自封,把自己禁錮在傳統的枷鎖上。正如尊師劉國松所言:「筆,即肌理;墨,即色彩。」古人繪畫,只是利用軟硬的筆觸變化出各種不同的皴法,如米芾 米點皴,范寬 雨打牆頭皴,郭熙 鬼面皴、卷雲皴,董源、巨然 披麻皴,王蒙 解索皴,趙孟頫 荷葉皴,大、小李將軍 斧劈皴、馬牙皴、豆瓣皴、折帶皴,石濤 拖泥帶水皴等等。

在劉國松老師「先求異,再求好」的理論鼓勵下,同學們有著不同的實驗與實踐,反覆研究,不斷嘗試,在多年的努力下,已能領悟出自我表現的技法,造成各種不同的肌理,豐富了自我作品的畫面及內涵。

bottom of page